南京将建国内首个通用航空大学
据悉,援尼泊尔太阳能项目是中国建筑在海外建设的首个援外太阳能项目。
补贴持续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不从消纳应用的角度去考虑新能源的发展,最后新能源的发展最后会变成一种形式,行业发展也会比较危险。至此,山东省累积光伏和新增光伏占比都占到全国12%,俨然成为国内第一大分布式光伏的应用市场。
这样对于行业发展也是不利的,如何维持一个行业体系健康有序的发展十分重要,这其中也包括山东省下一步真正成立系统经销商联盟。洗牌山东省分布式光伏最大的特色是经销商数量众多,百家争鸣的状态下无法判断出哪一家做的非常大。张晓斌还指出,虽然分布式光伏市场的热度很高,但是随着产品价格不断的下跌,渠道商观望居多。我大体列了二三十家企业2018年的计划目标,加起来山东省今年要做10GW,这肯定是不现实的。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在工商注册含有光伏相关字段的企业整大概有27000家左右,其中注册资金在50万以内的企业大概在13000余家,数量是全国首位。
其实,无论是国家相关政策也好,重新管控也好,都是从消纳的角度。扩产据了解,从2017年底到现在,山东省许多晶硅、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厂家都在扩产增量,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产值的扩张。作为北京奥运会主场馆之一的国家体育馆,其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在闪闪发光的同时,更是隐藏了一座巨大的年发电量97000kWh的光伏发电站,成为我国早期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典型范例。
光伏产业也将从大到强,真正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践行好绿色发展的理念。事实上,太阳能与建筑结合是让太阳能成为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先进的太阳能技术产品真正融入到建筑中去,也是打造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的重要方式。光伏与建筑的结合,颠覆性地改变了建筑只能耗费能源的历史,这是建筑艺术与能源思想的双重变革。特别是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光伏产业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为契机,培育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区域,紧抓机遇,谋求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新发展。
光伏建筑应用主要适用场所不仅仅是各类建筑物(如城市和农村的建筑屋顶、高耗能企业厂房等),还有公共设施和构筑物。特别是对于光伏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将成为今后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光伏企业需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向着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迈进,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在政策的利好之下,随着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扶持和补贴政策,让光电建筑成为分布式光伏的主流成为一种强烈的呼声,如何让光伏产业和绿色建筑深度融合也成为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的新思路。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光伏产业从大到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是党中央和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因此,意识和思维的转变应当尽快跟得上光伏建筑的发展。
虽然近年来国内光伏企业实力不断提升,重点企业越来越重视对研发的投入,但由于在技术水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欠缺,产业发展创新不足,必将会影响其在建筑等产业链下游的应用发展。刚刚发布不久的《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更是从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光伏集成运维,促进特色行业应用示范、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四大领域,提出了相关重点任务。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智能创新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都将迎来快速提升,市场中具备研发实力、技术储备的龙头企业将逐渐显现。专家强调,技术发展在光伏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中国的主要光伏技术还需要从国外引进,技术的严重依赖性决定了中国的光伏产业不能实现根本性突破,也不能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光伏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技术方面找到突破口,实施技术发展战略,加快技术升级、技术延伸、技术推广和技术普及来实现。
人类建筑的发展,一直是以能耗增长为代价的,而当BIPV出现后,建筑开始产出能源,重新变得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将在向大自然索取和回报之间取得平衡。事实上,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依靠引进国外设备和生产线,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
反观当下,建筑业对光伏建筑缺乏普遍的重视,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光电建筑应用的积极性不高。它能有效降低建筑温度,还能节能减排,缓解大气污染,从而实现智慧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有机结合。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将光伏组件与建筑材料融于一体,对于光伏产业和建筑行业是双重利好,并在此过程中掀起了一场绿色发展的新革命。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应成为突破口国外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很长时间,而在中国,光伏建筑还是一片巨大的蓝海。按中东部地区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200小时,则2020年建筑光伏发电量约为3600亿kWh,约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全年发电量(按三峡电站2013年全年发电量828.27亿度计算)。当然,光伏产业的创新发展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产学研结合程度,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驱动光伏产业更上一层楼。从被动到主动能源利用观念要转变我国的光伏产业量虽然居世界首位,但是光伏建筑的市场认可度还比较低,数量巨大的建筑资源有待充分的利用。作为光伏产业最重要的应用形式之一,光伏建筑一体化和光伏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作为建筑节能最重要的应用形式之一,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正在从概念走向落地2017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9.44GW,同比增长3.7倍;步入2018年,分布式光伏依然势头喜人,一季度分布式光伏装机7.69GW,同比增长217%。
分布式光伏具有投资灵活、就地消纳的优点,是太阳能利用的最佳方式,一直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重点支持。优质光伏产品的质保使用寿命可达25年,在回本之后近20年的时间里可以安享收益,就好比有了一家屋顶银行。
在新趋势、新模式、新经验这几大主题板块下,嘉宾将围绕分布式光伏市场与政策发展趋势展开探讨,对户用蓝海市场开拓与商业模式创新展开交流,还将邀请卓越经销商做经验分享,与会者将享有一场分布式光伏的高端思想盛宴。目前,分布式已经成为中国光伏最迅猛、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分布式光伏在爆发性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届论坛以新趋势、新模式、新经验为主题,会议将邀请数十位光伏圈的重量级嘉宾到场出席,共同为当下火热的分布式光伏发展献计献策、把脉支招。本月22日,由华夏能源网联合、权威机构、知名企业共同举办的2018中国分布式光伏生态创新论坛将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盛大开场。按照现在一般性的各项补贴标准和电站价格,一家屋顶只需投资三万到五万元左右,每年收益大约10%左右,大约六七年就可回本。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太阳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1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实际数据将更高),分布式光伏将在整个十三五时期保持高速发展状态。针对这一现实,2018中国分布式光伏生态创新论坛的召开正当其实,论坛将就行业热点、难点问题作出重点研讨,为广大光伏企业和从业者搭建一个合作共赢、交流对话的平台,共议光伏新生态、共享分布式新商机。
如补贴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补贴下调在所难免;随着更多企业进入,技术竞争、成本竞争和价格竞争将更加激烈,分布式将很快由蓝海变成红海。分布式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相关制造、设计、安装、运维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发展,分布式光伏欣欣向荣的未来新生态值得期待,2018中国分布式光伏生态创新论坛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从业者积极报名参会,共襄盛举。
届时,还将有600位分布式光伏的经销商、安装商、生产商到场参加论坛,会议全程免费本届论坛以新趋势、新模式、新经验为主题,会议将邀请数十位光伏圈的重量级嘉宾到场出席,共同为当下火热的分布式光伏发展献计献策、把脉支招。
如补贴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补贴下调在所难免;随着更多企业进入,技术竞争、成本竞争和价格竞争将更加激烈,分布式将很快由蓝海变成红海。分布式光伏具有投资灵活、就地消纳的优点,是太阳能利用的最佳方式,一直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重点支持。2017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9.44GW,同比增长3.7倍;步入2018年,分布式光伏依然势头喜人,一季度分布式光伏装机7.69GW,同比增长217%。分布式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相关制造、设计、安装、运维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发展,分布式光伏欣欣向荣的未来新生态值得期待,2018中国分布式光伏生态创新论坛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从业者积极报名参会,共襄盛举。
本月22日,由华夏能源网联合、权威机构、知名企业共同举办的2018中国分布式光伏生态创新论坛将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盛大开场。《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太阳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1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实际数据将更高),分布式光伏将在整个十三五时期保持高速发展状态。
目前,分布式已经成为中国光伏最迅猛、最具潜力的增长点。按照现在一般性的各项补贴标准和电站价格,一家屋顶只需投资三万到五万元左右,每年收益大约10%左右,大约六七年就可回本。
针对这一现实,2018中国分布式光伏生态创新论坛的召开正当其实,论坛将就行业热点、难点问题作出重点研讨,为广大光伏企业和从业者搭建一个合作共赢、交流对话的平台,共议光伏新生态、共享分布式新商机。在新趋势、新模式、新经验这几大主题板块下,嘉宾将围绕分布式光伏市场与政策发展趋势展开探讨,对户用蓝海市场开拓与商业模式创新展开交流,还将邀请卓越经销商做经验分享,与会者将享有一场分布式光伏的高端思想盛宴。